close
上班還不滿月,就已經得了電腦電視恐懼症。讀報紙總忍不住觀察寫法,看電視想認真娛樂更難。不是打量譯文信雅達,就是碰到不熟的事件辭彙,職業病上身想開個新聞小辭典稿單。連寫部落格也強迫症發作,不由自主在意起全形半形、標點數字,有空還貼個圖表照片,順便算個字數。真像極了科技驚悚小說,洗腦洗進了心坎底。
第一天,也許是看出我的心虛與心慌,老師她只溫柔地說了句「寫新聞跟寫部落格很像,所以不用緊張。」半個多月後,就在趕稿趕到渾身冒汗的今天,我更深刻地體會到,寫新聞說穿其實就是寫報告。一樣曖昧地引用,一樣耽溺地解讀,一樣酩酊大醉那樣地自我感覺良好。趕起稿來也一樣孤獨,Word和Excel就是唯一戰友。
密密麻麻的外電總讓我想起只露出起點的紙捲樹狀迷宮。每天指數起起伏伏,股市大起大落,分析、指標南轅北轍,不過都是通往下一站的百萬個支微末節其中之一。多少人企圖憑每站的蛛絲馬跡衝破捲軸,預測迷宮結局,但最後真正走到終點的微乎其微。某某博士也好,xx分析師也罷,都是一站,一個故事。故事說到精彩了,走迷宮的人才有興致,耐著性子往上走。乏人問津的故事,就像迷宮走進了死胡同。走迷宮的人憤而離去,說故事的人也沒了舞台。說書的不但得說得合理詳實,還要起承轉合,引人入勝,不是瘋子傻子是什麼。
滿月前夕,我還是做不到按牌理出牌。說書人既討不了老編歡心,也還無能挑起讀者的好奇神經。只希望哪天我也能精準抓出迷宮收尾,把故事說到轟轟烈烈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