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(Debate Nights at Busboy and Poets

 

  

  

(Adams Morgan的Crafty Bastards手工藝市集)

 

依照慣例,我們在擁擠的捷運出口碰面。他照例早到,倚著牆邊著西裝悠閒讀報,十足的DC氛圍卻讓我莫名懷念起吹著海風吃義大利冰淇淋的那個南加下午。這次不再下著黏膩的小雨,入夜以後的U St.卻依然冰涼如水。我們像是還原了過去兩年(也許二十年)的濃縮配方那樣的爭先恐後地說著當天慘不忍睹的遭遇,從求職失利,情場挫折,人際失調,到心理攻防。不可思議又無計可施之下,我們從溫馴的眼神中吸取安慰,在政治狂熱集體療法中尋找自己和人類社會的最後一點相通。

和第一場Obama-McCain辯論相較之下,我反倒覺得第二場的Biden-Palin精彩的多。除了環境因素以外(第一場是小餐桌,第二場則是在坐滿了六七十人的大包廂),辯論風格也大不相同。儘管k先生說兩場都中規中矩的毫無生氣,Biden-Palin的針鋒相對比Obama-McCain的你進我退要引人入勝。其中Obama和Biden的數字攻勢和投票歷史統計就比McCain(畢竟當天一度提出說要取消辯論)和Palin陣營來的有備而來。只是Obama雖然台風穩健頗有大將之風,卻沒有Biden來的那樣攻勢猛烈,軟硬兼施。Palin固然企圖以鄰家太太的形象擄獲人心,但其中有好幾次失言和若隱若現的美國優越論都讓我和k先生無言以對,更不用說那滿屋子嘩然與噓聲了(例如那句"I know education you are passionate about with your wife being a teacher for 30 years, and god bless her. Her reward is in heaven, right?")。

走出咖啡店,在隔壁酒吧觀戰的同學也放下酒杯趕來交換心得與近況。於是我們在人群中乘著酒精與咖啡因讚頌失業主義,高唱神聖"Although I hate to see you, I'll network with you"教條,善男信女因此結下另一個辯論既佈道大會之約。

隨著深夜的捷運車廂搖晃,我回想起求職生涯以來的喪權辱國經歷,也回想起這一年以來有多少人用質疑的眼光和嚇阻的口吻勸退我在DC定居的決定。但也許真的就像p先生無厘頭卻莫名適切的比喻一樣:因為喜歡上了,所以要付出代價。

因為我喜歡這個城市,所以就要努力讓它也喜歡上我。因為我喜歡這份工作,所以就該證明自己,讓和我一起做事的人和被我做的事也喜歡上我才行。但我不是國父,不能花十六年的失敗等待ㄧ次革命成功。所以請原諒我不能一次面試等一個月還朝氣蓬勃,只因為不是美國人而被拒絕還活力旺盛,欣欣向榮。因為每一個工作機會都是一個戰場,而每一個的敵人都是訓練有素,名號響亮的政治菁英。And the only way to live is to win.

來DC的這段日子,到明天剛好滿兩個月。兩個月過去了,身邊的人來來去去,唯一不變的是我還在期望與失望的輪迴裡翻滾,許願青春和理想真的能組合成人生救世浮板,載浮不載沈。只因為我不想,也還不能忘掉。

 

("Unforgettable" by Megan Mullally and Sean Hayes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kinijikai 的頭像
    akinijikai

    The Rundown Ghetto

    akiniji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